中国科协第192次青年科学家论坛在我校召开

  12月10日—11日, 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办、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和我校承办的中国科协第192次青年科学家论坛在我校召开。此次论坛的主题是“中国核能发展中材料的防腐蚀预期”。
  本次论坛由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彭晓教授、武汉大学汪的华教授、我校能环学院徐群杰教授共同担任执行主席。来自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北京航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宝钢研究院、武汉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事业单位的40多位青年科学家参加了论坛。
  10日上午9时,本次论坛开幕式在我校平凉路校区小礼堂隆重举行。我校校长曹家麟致欢迎辞,他简述了学校的发展概况,预祝本次论团圆满成功。并向与会专家介绍了我校的国家电力公司热力设备腐蚀与防护(部级)重点实验室和上海高校电力腐蚀控制与应用电化学重点实验室。两个实验室以应用电化学研究为核心,以能源电力、航天国防为背景,开展腐蚀控制、缓蚀剂、热交换系统阻垢缓蚀技术、特种电池等领域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已逐渐成为具有电力特色的腐蚀与应用电化学研究中心。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秘书长、北京科技大学高克玮教授致辞,对我校热情周到的会务组织工作表示感谢,希望与会青年科学家在交流和讨论中有所提高和收获。她指出,这是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首次承办的中国科协青年科学家论坛,并由电力学院顺利申办,证明我校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走在国内前列。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副理事长、青年委员会主任林安宣布本次论坛正式开幕。
  核能是全世界公认的清洁、高效、安全的能源,对于控制温室效应,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并实现废物最少化,从而对确保核裂变能的可持续发展有积极作用。近年来,国内许多中、青年科学家都致力于该领域的工作并取得了相当的成果。本次论坛就“核电冷却系统的防蚀与防污、核电厂设备腐蚀与防护、蒸汽发生器管材690合金的应力腐蚀、核电站的材料腐蚀预测控制、电厂凝汽器材料的腐蚀与防护技术”等8个分论题展开讨论和交流。会上,不仅有研究前沿的论坛主旨报告,还有活跃的学术讨论,气氛热烈。与会青年学者们畅所欲言,在核电材料的各种腐蚀和表面保护技术等方面,交流了自己最新的科研成果,为核能应用的安全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本次论坛以青年科学家研讨的形式,通过多学科交叉融合,有效交流并推动了高温腐蚀、电化学腐蚀和表面保护技术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