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发《关于2006年五校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学术技术能力评议的意见》

关于2006年五校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学术技术能力评议的意见

师资科   2006-6-1

关于2006年五校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聘任

学术技术能力评议的意见

上海对外贸易学院

上海电力学院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上海杉达学院

 

 

根据《上海市高等学校教师职务和其他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办法》等文件精神,结合五校实际情况,经五校联合评议工作协调小组研究,决定在20067月增加一次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前的学术技术能力评议,为确保该项工作正常、规范地开展,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关于评议范围

1、本次评议工作,仍在五校范围内进行,

2、五校组织对高校教师、科学研究(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图书资料、实验技术等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前的学术技术能力评议。

二、学术水平与技术能力评议条件

1、应具备规定的学位学历、任职年限

1)教授:获得博士学位,并担任5年以上副教授职务;获得硕士学位,并担任8年以上副教授职务;获得研究生班毕业证书或者第二学士学位或者具有研究生学历而未获得硕士学位,担任9年以上副教授职务;获得学士学位或者本科毕业学历,并担任11年以上副教授职务。

2)副教授:获得博士学位,并担任2年以上讲师职务;获得硕士学位,并担任5年以上讲师职务;获得研究生班毕业证书或者第二学士学位或者具有研究生学历而未获得硕士学位,担任7年以上讲师职务;获得学士学位或者本科毕业学历,并担任8年以上讲师职务;博士后出站人员在站进行博士后研究的时间可视同于担任讲师职务的年限。

3)除从事公共基础课(公共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公共外语、公共体育、计算机应用基础等),以及艺术等特殊学科教学的教师外,凡195811--19621231日之间出生的教师受聘教授,应具备硕士学位;凡196311日以后出生的教师受聘教授,应具备博士学位;凡196311日以后出生的教师受聘副教授,应具备硕士学位。

2、应具备规定的学术水平与技术能力

教授

应聘教授候选人近年来取得的学术、技术成果,除符合下列第条外,原则上还应当符合条件第-之一:

学术论文:独立或作为第一作者在《中文核心刊物要目总览20002004版》或《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所被收录的学术刊物(不包括增刊和网络版,下同)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3篇以上。学术论文发表刊物是否系核心刊物,以发表日期为准。

发明专利:独立或者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国际或者国家发明专利2项以上。

教学、科研成果:作为主要完成人(排名前3位)获得省市级以上奖励的教学、科研成果2项以上;或者作为主要成员(排名前3位)完成省市级以上理论研究或者应用研究项目(课题)3项以上,通过鉴定或者验收,确认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并已取得显著的社会效益或者经济效益。

教材、教学参考书:作为主要编撰人,已公开出版省市及高等教育方面的统编教材、教学参考书2本以上;或者作为主要编撰人,公开出版高等教育方面的教材、教学参考书2本以上,通过鉴定或者验收,确认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且已使用两遍以上,效果良好。

学术论文:独立或作为第一作者在《中文核心刊物要目总览20002004版》或《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所被收录的学术刊物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2篇以上。

学术专著:个人独立公开出版过学术专著1部以上。

副教授

应聘副教授岗位的候选人近年来取得的学术、技术成果,除符合下列第条外,原则上还应当符合条件第-之一:

学术论文:独立或作为第一作者在《中文核心刊物要目总览20002004版》或《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所被收录的学术刊物(不包括增刊和网络版,下同)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2篇以上。学术论文发表刊物是否系核心刊物,以发表日期为准。

发明专利:独立或者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国际或者国家发明专利1项以上。

教学、科研成果:作为主要完成人(排名前3位)获得省市级以上奖励的教学、科研成果1项以上;或者作为主要成员(排名前3位)完成省市级以上理论研究或者应用研究项目(课题)2项以上,通过鉴定或者验收,确认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并已取得显著的社会效益或者经济效益。

教材、教学参考书:作为主要编撰人,已公开出版省市统编教材、教学参考书1本以上;或者作为主要编撰人,公开出版教材、教学参考书1本以上,通过鉴定或者验收,确认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且已使用两遍以上,效果良好。

学术论文:独立或作为第一作者在《中文核心刊物要目总览20002004版》或《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所被收录的学术刊物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篇以上。

三、关于聘任资历

聘任对象的任职资历可计算到2006831日(论著、成果等发表日期截至到719日),否则视为破格聘任(破格聘任条件见附件)。

四、关于未通过对象重新申报的问题

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未通过五校学术技术能力评议的专业技术人员,或2003年前学术技术能力评议通过,但未被聘任相应专业技术职务的,由于已过评议组表决结果有效期,需再次申请参加评议的,需提供上次评议否决之后的新材料作为主评议材料,才可重新参加评议。

五、以学科分类建立学术技术能力评议小组

学术技术能力评议小组以学科分类,学科名称参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国家教育部19976月公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训研究生的学科专业前后对照表》)。学科组由本学科的五名专家组成,原则上一个学科一所高校不超过1名专家。专家选择源于五校专家库,若专家数不足时,则聘请校外同行专家。

六.成立学术技术能力评议材料审核小组

为使五校评议标准公正、统一,由各校人事处推荐12人组成五校材料审核小组,各校对应聘人员的材料在初审、公示后送五校材料组统一审核。

七、评议方法

采用各学科专家集中评议表决的方法。受聘人材料由材料审核小组审核后,直接带到学科评议组评议。

八、对外单位调入人员的评议

从外单位引进、调入的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均应进入五校学术技术能力评议,对学校急需引进的高层次优秀人才,可由学校直接聘任。

从海外回归的应聘者,其任职年限、学术水平参照同类人员执行。

九、面试

申报破格者需参加学术技术能力评议的面试答辩;申报正高者视情参加答辩。

十、关于收费标准

1、副高级评议费个人承担600

2、正高级评议费个人承担800

3、参加面试答辩者另增加答辩费200

学术技术能力评议所发生的费用,不足部分由各学校承担。

十一、关于时间安排

1630

各校将评议对象名单及学科报五校工作组

 

各校将申报人材料公示初审后报五校工作组

271-716

五校材料组审核评议对象申报材料

 

组建学科评议组

 

确定外审材料

 

确定申报人员面试答辩名单

 

五校评议会务工作筹备

2006725-30

五校各学科组进行学术技术能力评议

十二、说明

1、应具备规定任职年限系指履行岗位职责的实际年限

2、应聘者提供给专家评议在本校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不超过两篇

3、报送代表作材料每人为五套,其中至少有一套原件,其余的为复印件

4、报送的代表作材料须是申报对象本人完成的论著、教材和科研成果,申报对象担任主编或主审,必须由出版社或副主编出具证明其直接承担的内容。

5、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系指核心刊物等级的刊物(核心刊物是以《中文核心刊物要目总览20002004版》和《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为依据)。

 

    附件:  1. 高级专业技术聘任破格条件

2. 艺术类应具备规定的学术水平与技术能力

3. 面试答辩汇报提纲

 

                                       五校联合工作协调小组

                                         20065


附件一:

高级专业技术聘任破格条件

 

一、破格聘任副教授条件

具备学士学位或者本科毕业学历,并担任6年以上讲师职务;获得研究生班毕业证书或者第二学士学位或者具有研究生学历而未获得硕士学位,担任5年以上讲师职务;具备硕士学位,并担任3年以上讲师职务;具备博士学位,并担任讲师不足2年者:

履行讲师职责期间成绩突出,经政治业务考核,成绩三年名列学校教师前茅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发明奖、科技进步奖三等以上项目的主要完成人(排名前5名)。

获省(直辖市、自治区)、部(委)级科技进步奖(邓小平理论和宣传优秀成果奖、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决策咨询研究成果奖等)三等及以上奖项目主要完成人(排名前3名)。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主要获得者(排名前5名);或两项省(直辖市、自治区)、部(委)级教学成果奖主要获得者(排名前3名);国家级优秀教材奖主要获得者(副主编以上   本人承担5万字以上);或两项省(直辖市、自治区)级优秀教材奖主要获得者(主编  本人承担5万字以上)。

承担并完成国家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自然科学研究基金、国家“863”“973”等项目,经鉴定或验收、取得较高评价的主要完成人(排名前3名)。获省(直辖市、自治区)级科技精英奖获得者。

在本专业核心期刊上已独立发表(或作为第一作者发表)有创见的论文五篇以上,其中有2篇被SCIEIISTPSSCIA&HCI等收录;或独立发表(或作为第一作者发表)被SCIEIISTPSSCIA&HCI等收录的论文三篇以上。

二、破格聘任教授条件

(一)、具备博士学位,并担任3年以上副教授职务;具备硕士学位,并担任6年以上副教授职务;获得研究生班毕业证书或者第二学士学位或者具有研究生学历而未获得硕士学位,担任7年以上副教授职务;获得学士学位或者本科毕业学历,并担任9年以上副教授职务。

1、承担指导青年教师

2、履行副教授职责期间成绩突出,经政治业务考核,成绩三年名列学校教师前茅,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发明奖、科技进步奖三等以上项目的主要完成人(排名前3名)。

获省(直辖市、自治区)、部(委)级科技进步奖(邓小平理论和宣传优秀成果奖、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决策咨询研究成果奖等)二等及以上奖项目主要完成人(排名前2名)。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主要获得者(排名前3名);或两项省(直辖市、自治区)、部(委)级教学成果奖主要获得者(排名前2名);国家级优秀教材奖主要获得者(主编  本人承担5万字以上);或三项省(直辖市、自治区)级优秀教材奖主要获得者(主编  本人承担5万字以上)。

承担并完成国家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自然科学研究基金、国家“863”“973”等项目,经鉴定或验收、取得较高评价的主要完成人(排名前2名)。获省(直辖市、自治区)级科技精英奖获得者。

在本专业核心期刊上已独立发表(或作为第一作者发表)有创见的论文七篇以上,其中有3篇被SCIEIISTPSSCIA&HCI等收录;或独立发表(或作为第一作者发表)被SCIEIISTPSSCIA&HCI等收录的论文五篇以上。

三、越级破格聘任教授条件

越级破格聘任教授必须符合《沪教委人[2002]46号》规定的教授学术水平与技术能力,并同时具备以下要求:

1、承担指导青年教师工作

2、履行讲师期间成绩卓著,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本人为主完成的科研成果,获国家级(自然科学奖、发明奖,科技进步奖等)二等奖。

本人为第一完成人的科研成果,获2项省(直辖市、自治区)、部(委)级科技进步奖(邓小平理论和宣传优秀成果奖、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决策咨询研究成果奖等)一等奖。

 

附则:在教育教学、科学技术研究等方面工作成绩卓著,贡献特别突出的人员,其任职年限可以再适当放宽。


附件二:

艺术类聘任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应具备规定的学术水平与技术能力

 

教授:应聘艺术类教授岗位的候选人近年来取得的学术技术成果,除符合下列第(1)条外,原则上还应当符合条件(2)-(5)之一,

1)学术论文和著作:独立或作为第一作者在核心刊物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篇以上,或独立完成已公开出版的专著、教材3本以上。

2)作品成果:独立完成的作品在国家级(文化部、中国文联、中国美协等专业协会)举办的展览中获奖作品2项以上或展示3项以上。独立完成的的作品在省市级(文化局<>、美协、文联、各类专业协会)举办的展览中获等奖及以上的作品3项以上或在省市级及以上有关设计方案的中标项目2项以上或公开出版专集4项以上。

3)作品收藏:独立完成的作品被省市级以上(美协、画院、图书馆)收藏的作品2项以上。

4)教材、教学参考书:作为主要编撰人,已公开出版省、市级高等教育方面的统编教材、教学参考书3本以上(这里主要编撰人指在每本教材或教学参考书中本人有不少于3万字数量);或者主要编撰人,公开出版高等教育方面的教材、教学参考书2本以上,通过鉴定或者验收,确认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且已使用两遍以上,效果良好(这里主要编撰人指在每本教材、教学参考书中本人不仅有独立的编写章节和3万字数量以上且不得少于一本教材或教学参考书1/4总量的编撰)。

5)学术论文和著作:独立或作为第一作者在核心刊物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篇,或公开出版学术专著1本以上。

副教授:应聘艺术类副教授岗位的候选人近年来取得的学术技术成果,除符合下列第(1)条外,原则上还应当符合条件(2)-(5)之一,

1)学术论文:独立或作为第一作者在核心刊物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篇以上,或独立完成已公开出版的专著、教材2本以上。

2)作品成果:独立完成的作品在国家级(文化部、中国文联、中国美协等专业协会)举办的展览中展示作品1项以上。独立完成的的作品在省市级(文化局<>、美协、文联、各类专业协会)举办的展览获三等奖及以上的作品1项以上或在省市级以上中标1项或公开出版专集1项以上。或独立完成的作品在省市级以上举办的展览中展示作品2项以上。

3)作品收藏:独立完成的作品被省市级以上(美协、画院、图书馆)收藏的作品1项以上。

4)教材、教学参考书:作为主要编撰人,已公开出版省、市级高等教育方面的统编教材、教学参考书1本以上(这里主要编撰人指在每本教材或教学参考书中本人有不少于3万字数量编撰);或者作为主要编撰人,公开出版高等教育方面的教材、教学参考书1本以上,通过鉴定或者验收,确认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且已使用两遍以上,效果良好(这里主要编撰人指在每本教材、教学参考书中本人不仅有独立的编写章节和3万字数量以上且不得少于一本教材或教学参考书1/4总量的编撰)。

5)学术论文和著作:独立或作为第一作者在核心刊物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篇,或公开出版学术专著1本以上。


附件三:

面试答辩提纲

 

    一、基本情况

    主要学历和经历(指本科以上学历和专业技术工作经历),现专业技术职务及任职时间,担任党政职务工作情况。参加学术团体及任职情况,申报专业技术职务名称。

 

    二、任现职以来的科研工作

    1、陈述本人学科研究方向、领域

    2、承担科研和教育教学项目的名称,起止时间,本人作用,鉴定及获奖情况。

    3、主要代表作论著名称,何出版社(何刊物),何时出版,独立还是合作完成。是否核心刊物情况及被SCIEIISTPSSCI等收录情况。

 

    三、其他获奖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