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大山,后会有期——“蒲公英”支教队返程

       718日,“蒲公英”支教队一行8人,从江西省靖安县抵达上海。自此,“蒲公英”在江西为期一周的支教圆满结束。

 孩子们与“蒲公英”支教队

    支教期间,“蒲公英”支教队为孩子们带来了丰富有趣的课程,针对普衡希望小学孩子们的特点,支教老师制定了科学的教学方法,一周的教学,拓展了孩子们的知识面,开阔了他们的视野,尤其是针对英语发音、数学思维方法等基础学科而设置的课程让孩子们知微见著,提升了学习兴趣。与此同时,支教队申请的公益项目“蒲公英读书角”也得到了有效利用,让孩子们体会到阅读的快乐;“蒲公英左右手”以一手抓理论、一手抓实践的教学理念,让课堂更富有实践性,极大地调动了孩子们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支教队为孩子们带来的体育器材,也丰富了孩子们的课余生活。此外,“蒲公英”支教队每天都会为孩子们精心策划一场活动如:“我的家乡”主题作文,“畅想未来”绘画比赛,“声声动听”歌唱表演,蒲公英趣味运动会以及最后的告别联欢会。通过这些活动,孩子们发现了自己的特长,收获了信心,同时拉近了与支教队的距离。

“我的家乡”主题作文

                    “畅想未来”绘画比赛                                “声声动听”歌唱表演

                            趣味运动会                                    告别联欢会

         在江西16.69万平方公里的红色土地上,从北到南,从东到西,500里方圆的井冈,千里苍茫的赣水,到处都留下了革命先辈们战斗的足迹。返程途中,“蒲公英”支教队参观了“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八一南昌起义,它是老一辈革命家抛头颅洒热血用生命写就的武装斗争篇章。馆内珍藏有张国基题词、朱德手枪等革命文物,身临其中,八十八年前的革命场景历历在目,虽然历史的车轮早已远去,南昌起义的红色精神却得以长存。

  

 “蒲公英”支教队于“八一南昌纪念馆”合影

紧接着,支教队前往有“江南三大名楼之一”之称的“滕王阁”参观。“滕王阁”位于赣江东岸,因初唐诗人王勃诗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而流芳百世。在参观之后,我们才发现,“滕王阁”的魅力远不止于此:阁内不仅展览了历朝历代服饰、书画,还陈列着江西特有的景德镇陶瓷,让同学们大饱眼福,啧啧惊叹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蒲公英”支教队参观“滕王阁”  

晚上21:00,支教队踏上返程的火车,一路上队员们不断收到孩子们的电话和短信,令大家非常感动。尽管11个小时的车程让队员们非常疲惫,但是回顾这一个周的支教历程,队员们表示过得非常充实。队长蔡晓东说,在普衡希望小学的一周,有困难更有感动。虽然只有短短一周时间,队员与孩子们却建立了深厚的感情,给当地村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同时队员们之间也相互扶持,十分融洽。队员们说,支教对他们影响很大,也让他们进一步认识到,当代大学生应当具备的社会责任意识。

更多的大学生走进山区支教,不仅能帮助改善贫困山区的教育现状,也对自身成长、成才具有深远的意义,是大学生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体现。

 


 那年那山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