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能环学院“085工程”重点学科征集教学和科研开放课题的通知

关于能环学院“085工程重点学科征集教学和科研开放课题的通知

 

 

为了加强上海电力学院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十二五内涵建设(“085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分布式供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智能电网储能技术的建设和管理,确保项目建设目标的顺利实施,提高教师参与项目建设的积极性和参与度,保证项目完成质量,根据重点学科建设任务和《上海电力学院十二五内涵建设(“085”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办法》,学院就两个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发布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课题申请指南,请全院各学科组织教师积极申报,具体要求如下:

一、申报范围:

1. “分布式供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重点学科立项内容与范围

(1)        围绕智能电网,研究分布式系统的构建,可再能源微电网特性,针对不同负荷要求研究分布式系统的适应性、存在问题与对策;

(2)        风能的利用与发电系统稳定性、经济性方面的分析研究;

(3)        风力机性能、运行特性等方面的研究;

(4)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电池组件等方面的研究

(5)        太阳能热发电系统、设备结构性能等;

(6)        燃气轮机、燃料电池运行特性

(7)        与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有关的其他方面的研究

(8)        与分布式供能、可再生能源利用学科领域相关的基础课程、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教学研究、实践基地建设、创新能力培养、工程师能力培养等方面的教学研究。

2. “智能电网储能技术重点学科立项内容与范围

(1)        储能电池关键材料研究,开展储能电池及其关键材料的研究和开发,研究电池材料组成、结构和性能的关系,解决储能电池材料的关键科学问题;

(2)        储能电池工艺研究,开展化学储能电池工艺研究,从电极材料及电解液匹配、电力储能电池工艺参数优化等方面研究储能电池性能提高与改性关键技术;

(3)        储能电池检测技术研究,开展各类化学储能单体电池、模块电池的检测技术研究,建立相应的测试标准和规范;

(4)        储能电池应用技术研究,通过对各类化学电池的测定分析比较,为电力行业提供各种化学储能电池在电力储能系统中的可能用途;通过对各类储能电池在实际应用中的电性能及物性分析等,提出储能电池性能提升解决方案。

(5)        与储能技术相关的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实验课程建设,相关学科教学改革、教学研究、实践基地建设、创新能力培养、工程师能力培养等方面的教学研究。

 

二、申报条件

申请人一般应具有高级职称或博士学位,申请人为中级职称并未获得博士学位的需由2名高级职称科技人员推荐。

 

请符合条件的教师填报《上海电力学院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十二五工程教改项目申请书》或《上海电力学院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十二五工程科研项目申请书》,20124513:00前将书面打印稿一式四份及电子文档交学院刘芳清老师处,电子邮箱地址:fqliu@shiep.edu.cn

 

 

附件材料:

上海电力学院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十二五工程教改项目申请书

上海电力学院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十二五工程科研项目申请书

上海电力学院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十二五”内涵建设课题管理办法

 

 

 

上海电力学院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2012325